枋寮區漁會主要養殖魚種
【石斑魚】為熱帶珊瑚礁魚類,有些種類體型可達一公尺以上,體重達百公斤之級數,肉食性以底棲甲殼類及礁區內小魚為食。具領域性常棲息於珊瑚礁動中。馬拉巴石斑為目前台灣地區養殖石斑魚類中的一種,成熟個體可達數十公斤。目前放搶馬拉巴石斑魚苗大都是人工繁殖為主,飼料以新鮮的下雜魚餵食,年初放養年底捕捉上市,體型約在每尾一公斤左右。馬拉巴石斑唯一高經濟價值的養殖魚種,活魚在內外銷市場上均供不應求。
【草蝦】是生活魚熱帶海域的大型海蝦,中文學名為草對蝦。屬廣鹽性蝦類,言度的適應範圍相當廣。草蝦的人工養殖可以混養貨單養方式進行。自民國七十年左右起,以企業化集約經營模式後產量大增,不但提升本省養殖技術的國際知名度,同時也使台灣獲得養蝦王國的美譽。草蝦體長可達30公分以上,一斑養殖上市體型多在10至15公分,體重約為30至45公克之間,體色從墨綠至青黃色。肉質甜美、Q中帶勁,營養價值極高,屬於高級水產品;是台灣養殖漁業中重要的養殖生物。
【銀紋笛鯛】屬於笛鯛科魚類,市場上俗稱紅鰽。在本省多棲息於岩礁海域,肉食性以底棲甲殼類為食。其為廣鹽性且是存水溫廣的特色。幼魚期在河口或進入河川中生活,而隨成長會往岩礁海域棲息。本種魚養殖方式以魚塭和箱網養殖為主,以一般鰻魚粉狀飼料加水拌成黏團後餵食或投飼鯛類配合飼料。放養八個月後可間補收成,此時每尾體重約有600公克。銀紋笛鯛屬於高經濟價值的養殖魚種,其肉質鮮美而為廣大消費市場所接受。
【泰國蝦】是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的大型淡水蝦。其第二對步足成螯狀,喜歡棲息於略為混濁的河川水域中,而其幼苗需在半鹽水環境的河口區才能存活,待成長倒稚蝦階段再洄游至河川中定棲。人工養殖主要以單養為主,亦可與其他淡水魚混養。養殖到體長10公分左右、體重約25公克即可上市。本種蝦大都運銷至釣蝦池供人垂釣,釣獲之蝦子可現場塗抹鹽巴燒烤,料理後香味四溢,令人垂涎欲滴。
【九孔螺】在分類上屬於軟體動物門鮑螺科。生活在水深六公尺以內的岩礁海域,白天躲於石頭背面,夜晚則爬出覓食藻類。雖名為九孔,但其外殼小孔是隨著成長而增加,一般市售九孔其孔數約為六至九個。目前人工養殖主要以陸上築池單養為主,在水泥池中用紅磚堆疊排列讓九孔躲避並增加放養數量,餌料以新鮮龍鬚菜為主。一般放養約1公分左右的九孔苗,待體型長4至5公分即可捕捉上市。藻食性的九孔富營養價值為老饕們海鮮食譜中不可少的一道菜。
【黃鱲
鰺】屬於表層迴游性的鰺類,耳側現由稜鱗所構成,本種魚其背鰭較一般鰺科魚類延長,幼魚時為群游性。食性為肉食性,以浮游動物及甲殼類為食。在台灣本島黃鱲鰺主要在魚塭養殖,因其再天然環境中攝食浮游動物,故人工養殖以頭伺浮水性飼料為主。其上市體型大多在600公克左右,肉質細膩少刺,最適於清蒸,為一高級食用魚類。
【黃錫鯛】屬於鯛科,俗名枋頭。在自然環境中大多棲息於內灣泥沙底質海域,肉食性以底棲甲殼類為食。為廣鹽性且適存水溫廣。其幼魚在近岸淺水處生活而隨成長會漸往較深海域移棲。本種魚養殖方式以魚塭和箱網養殖為主,以一般鰻魚粉狀飼料加水攪拌成黏團後餵食。放養八個月後可收成,此時每尾體重約有600公克。黃錫鯛除在內外銷市場佔有一重要地位外,也是目前休閒海釣場的主角魚。
【黑鯛】又名烏格。體側肩,長橢圓形。頭大,前端鈍尖,體青灰色,側線起點處有一黑斑點,體側有黑色橫帶數條。黑鯛對鹽度變化的適應性很強。黑鯛在五月份開始產卵,其成熟過程較特殊,有明顯的性逆轉現象。本區所產的黑鯛是純海水養殖,肉質鮮美是老饕的最愛。
|